当前位置: 首页 > 镇情概况
古代溧水名人
日期:2015-09-24    来源: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唐代溧水县令白季康
  白季康,山西太原人,唐朝著名大诗人白居易的叔父。唐贞元十四年(798),白居易投奔在宣州溧水当县令的叔父白季康。白季康非常喜欢白居易这个有诗赋天才的侄儿,将他留住了一年。为了帮助白居易实现赴京参加进士考试的意愿,他于第二年秋,带领白居易从溧水县城出发, 乘舟过石臼湖,经高淳薛城、狮树、丹阳湖等地,到宣州府拜访了该府观察史崔衍。此公十分爱惜人才,他早就知道白居易是一位天资聪慧,才华横溢的大诗人,于是,很快安排他参加了乡试,在白居易取得贡生资格后,又很快推荐他于第二年赴京会考,终于考中进士,并选入翰林。
  白居易走后,白季康继续留任溧水县令。据旧溧水县志记载:白季康在任时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他为官清正,为民勤政,经常深入民间,体察民情,是百姓们交口称颂的好官。那时候,溧水地区水患连年,经常圩淹田毁,庄稼颗粒无收,灾民被迫离井背乡,外出逃荒要饭。为了治理水患,白季康打着赤脚和百姓一道挑土固堤,清理河道。有一年夏天出现蝗灾,蝗虫遮天盖地危害稻禾。那时老百姓视蝗虫为天虫,谁也不敢扑灭,坐视蝗虫吞食稻禾。白季康便效仿唐明皇时的宰相姚崇,亲自带头扑杀蝗虫。在他的带动下,百姓们一齐动手,扑的扑、打的打, 蝗虫很快被扑灭,当年稻谷获得了收成。他还特别注意民间治安,严令整治土匪地霸,劝民小心火烛,防止火灾发生。因此,在他任职期间,溧水地区水灾、蝗灾、火灾明显减少。在旧《溧水县志》中,有许多歌颂白季康“除三害”的诗文,甚至说他使溧水“蝗不入境、火不延二、水不停宿”。唐元和年八年(813年),白季康在县衙内抱病去世。
  会昌四年(844),溧水县衙改建城隍庙(县衙移至别处),把白季康奉为溧水的城隍神。从此,城隍庙在原地不断扩建,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座庙宇。为了纪念白季康这位城隍,溧水人民把农历四月初一(白季康任溧水县令的日子),十月初一(白季康出生的日子,)定为溧水庙会,城隍庙一带成为溧水千百年以来商业最繁华的市场。由于战乱等多种原因,城隍庙在近代被毁,城隍庙市场也随之冷落下来。
   
朝鲜籍溧水县尉崔致远
  崔致远,字海夫,号孤云,新罗(韩国)人。唐咸通七年(868),12岁的崔致远告别父母,只身一人随商船泛海西渡,到中国求学。崔致远来到中国后,如饥似渴地学习唐文化,乾符元年(874),17岁的崔致远考中“宾贡科”进士。当时,唐朝在科举考试中专门为外国人和周边少数民族学子设立了宾贡科。崔致远宾贡及第后,被派任宣州溧水县尉。
  崔致远在溧水任县尉5年,为官比较清闲,他公务之余写下长诗《双女坟》,以及传奇文学《仙女红袋》。《双女坟》和《仙女红袋》情节曲折离奇,辞藻华丽,文笔优美,至情至真,是韩国篇幅最长、艺术水准最高的一篇古典文学名著。在溧水期间,他写诗词文赋5卷,结集成书,名《中山覆篑集》。“中山”是溧水县的别号。该书是溧水县最早的著作集,也是韩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文集,对后世影响深远。
  中和四年(884),28岁的崔致远离开大唐,以唐使身份回到新罗,把大唐文化传播到韩国。894年,他被任命为朝政官员。他致力于传播儒家文化,促进了新罗学术和文学的发展。崔致远留下大量文学思想著作,死后被新罗王朝追谥为“文昌侯”,被朝鲜历代公认为朝鲜汉文学的奠基人,成为韩国儒学的始祖、新罗文化的圣人,被后世韩人尊为“文坛泰斗”、“东国儒宗、百世之师”,在先圣庙中供奉其塑像。
  2000年10月,为纪念崔致远,溧水县政府与韩中崔致远纪念事业会在“唐朝县衙旧址”共建崔致远铜像,15位韩国学者和50名崔氏后裔特来参加铜像落成仪式。2005年,崔致远铜像移至永寿塔园。
   
北宋状元俞栗
  俞栗,字祗若,溧水县孔镇人,北宋崇宁五年(1106)赐进士第一,为溧水县有史记载的第一名状元。俞栗榜取后,初在太学的预备学校当经学博士,后又任秘书省正字、吏部员外郎等。他对朝廷极尽“忠”字,宋徽宗很信任他。不久,提拔他担任给事中、殿中侍御史的职务。后因“勿合于时”,被贬为襄州知府。他在襄州兴利除弊,体察民情。在这期间,他发现鹿门寺的僧人有伤风败俗行为,俞栗查证后,奏明朝廷,将该寺的田地一半没收归公,以助军饷。宋徽宗认为他政绩突出,又把他召回朝廷。
  俞栗回到京城,面奏皇上,“言官吏苟且成风,不肯予夺公事”,他揭发州县官吏、监司大员皆官官相护,贫苦进姓冤情甚多却无法申诉。他请求朝廷“戒谕三省,谨择监司,俾表率州县。”宋徽宗非常赞许他的建议,赐他袭衣金带,再次任命他为给事中。不久,被提拔担任御史中丞(相当于中央监察机关负责人)。
  俞栗担任御史中丞期间,试图采取一些措施来挽救岌岌可危的北宋王朝。无奈,宋王朝政治黑暗,国事日非,确已到了回天乏术的境地。当时的宋王朝奸佞当权,被后人称作“六贼”的蔡京、王黻、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勾结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恶势力,他们迷君误国,对人民进行敲骨吸髓的盘剥。而昏庸无能的宋徽宗骄奢淫逸,沉缅于声色享乐之中。俞栗嫉恶如仇,敢于直面恶势力,户部尚书刘炳是蔡京的心腹,而俞栗揭发刘炳当年考试作弊的丑行,这自然得罪了蔡京。俞栗因此改为翰林学士,迁知制诰兵部尚书。不久,再次被贬出京城,到开德任知府。他虽远在朝廷之外,蔡京一伙仍设法罗列罪名罢免他的官职,最后被贬为常州团练副使。
  政和七年(1117),朝廷任命俞栗担任潭州知府。十多年的官场生涯让俞栗深感困乏,他以母病为由,多次上书皇上,请求回到家乡。几年后,朝廷改任他为江宁知府。没有多长时间,俞栗告归林下,辞官回乡。
  俞栗死后葬在溧水城西琛山(今称小茅山)北麓,墓旁有一水塘,因当地老百姓称俞栗为俞尚书,故这水塘叫做“尚书塘”。
  为旌表俞栗,崇宁五年(1106)于溧水县城北门内敕建状元坊(今中大街状元坊处),经历宋代元代后,明清两代曾有过5次修葺。1937年11月,侵华日军飞机轰炸溧水县城时它才被毁。
  
北宋溧水县令周邦彦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北宋末期词学大家。他青年时代博览群书,由于他个性洒脱,不拘于儒家礼节,得不到地方官吏的推重。24岁时,他就由杭州来到京城作太学生。28岁时,他因写了一篇《汴都赋》,而被神宗皇帝大为赞赏,破例将他提拔为太学正(学官),于是他的声誉大震。在任太学正的5年里,他刻苦钻研词章、音律,很有成就。此后被派遣担任地方官,作过庐州(现在安徽省合肥市)教授、溧水县知县。
  哲宗元佑八年(1093)周邦彦任溧水知县,正当他40岁左右的壮年时期。虽然溧水在当时官家的税赋重,民间的纠纷多,而他从政务实,干事简朴精炼,还能在一县的政事之余,走出衙门,到县境各乡考察民情。有时则寻幽探胜,每到一景区往往留连忘返作谱填词,写下了许多有名的词作。其中最著名的是《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这首词的上阕极其细密地描绘了无想山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旖旎的自然风光。下阕抒发了他流宦他乡、四处飘零、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心情。婉约的词风,华丽的文彩,深沉的笔墨,脍炙人口,让人回味无穷。
  宁哲宗绍圣三年(1096)冬,周邦彦由溧水知县调回京城。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掌管大晟府(掌管音乐的官署),负责谱制词曲,成了北宋词坛“大晟诗派”的领袖。
  
南宋状元左丞相吴潜
  吴潜(1196~1262年),吴柔胜之四子,字毅夫,号履斋。他自幼聪慧过人,才华出众,其诗文书法闻名乡里。南宋嘉定十年(1217)中状元,授予事郎佥镇东军节度判官。
  绍定四年(1231),吴潜升尚右郎官。京城临安(今杭州)发生火灾,吴潜上疏论致灾原因,劝理宗皇帝要严于律己,亲贤远奸。又书呈丞相史弥远提出“格君心,节奏给,赈恤都民”,用老成廉洁之人,用良将以御外患,革吏弊以新治道等六条建议。不久,吴潜担任吏部员外郎,后改任大府少卿、淮西总领。
  嘉熙二年(1238),襄、汉溃决,兴、沔破亡,两淮俶扰,三川陷没,南宋朝廷陷入困境之中,时任兵部侍郎的吴潜,随之组织义军,夜渡长江,协同攻击蒙古军,蒙古军只得引兵北还。
  理宗淳七年(1247),时年53岁的吴潜,拜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开始参与朝中最高机密。
  开庆元年(1259)蒙古军进攻武汉,京师震动。危难之际,宋理宗起用主战派吴潜为左丞相兼枢密使,进封庆国公。面对摇摇欲坠的南宋王朝,吴潜忧心如焚,再次陈述“畏天命,结民心,进贤才,通下情”之必要,言:“臣年将七十,捐躯致命,所不敢辞……。”
  吴潜上任后对蒙古主张加强战备。其时蒙古军兵分三路进犯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面对蒙古铁骑,朝中一片惊慌失措,而投降派贾似道向宋理宗赵昀奏本,荒唐地主张迁都四明(今浙江宁海)。在此紧急关头,吴潜面见理宗皇帝,极力谏阻:銮舆一出,民心将失,国家亦无望,臣恐生灵将遭涂炭。宋理宗权衡利弊,总算听从吴潜谏言,暂时保存了南宋半壁江山。
  自吴潜出任左丞相以来,投降派贾似道便终日惶恐,贾似道官居右丞相兼枢密使,权势甚大,屡进谗言加害吴潜。景定元年(1260)吴潜被贬谪到循州(今广东省惠阳县)。
  吴潜被贬,贾似道仍不解恨,必欲置其于死地。第二年,贾似道派心腹刘宗申为循州知州,并遣命杀死吴潜。景定三年(1262)五月,刘宗申假意设宴为吴潜做67岁的生日。吴潜不知是计,喝了刘宗申毒酒而亡。
  南宋德祐元年(1275),宋恭帝赵显为吴潜昭雪,追复原官,赠封少师。
  吴潜是南宋词坛的重要词人,他的词风激昂凄劲,多为感时之作,有《履斋遗集》流传后世。 
   
南宋要臣吴柔胜、吴渊
   吴柔胜,字胜之,号壹是先生。溧水人,生四子,与三子吴渊、四子吴潜皆科举出身,为南宋要臣,时称溧水“三贤”。明、清各代所修《溧水县志》均谓“三贤祀于溧者有年矣”。
  吴柔胜于南宋淳熙八年(1181)考中进士,到嘉兴任教授。当时浙西发生饥荒,吴柔胜被调主持救灾工作。宋宁宗年间,吴柔胜因“庆元党案”受牵连,被罢官10余年。嘉定初复录用。60岁时任司农丞、随州知州。
  吴柔胜任随州知州时,“罢科敛,宽逋负,奖忠义,褒死节”,后又加强战备,广招将士,建立“忠勇军”,修筑随州和枣阳二城,并加固营垒。不久金兵入侵,吴柔胜坚守3月,金兵不克而退。嗣后历任京西提刑、湖北运判兼鄂州知州,后又改任太平州知州、秘阁修撰。死后追赠太师、正肃公。
  吴渊(1190~1257年),吴柔胜之三子,字道父,号退庵,溧水人,南宋嘉定七年(1214)举进士。
  吴渊初任建德主簿,继任浙西提点刑狱,后迁官兵部尚书。淳祐九年(1249年),先后任端明殿学士、太中大夫、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兼节制和州无为军安庆府兼三郡屯田使。淳祐九年五月拜资政殿大学士、马步军都总管,又进封金陵郡开国候。同年,理宗帝为表彰吴渊在从政期间的忠勤,在吴渊府治为其造忠勤楼、锦锈堂,并亲书“锦锈堂”“忠勤楼”于其上。淳祐十一年十月,吴渊进爵为公,后拜观文殿学士。宝祐五年(1257年),拜参知政事,7日后卒,赠少师。
   
明代出使朝鲜端木兄弟
  端木孝文、端木孝思,明代溧水巉山(现属柘塘镇)人。其父端木以善在明洪武年间曾任刑部尚书。
  端木孝文、端木孝思兄弟二人均极富文采,善于写作,端木孝思尤工书法。明初二人同为史官,永乐年间,端木孝文由儒士任翰林院待诏,端木孝思亦由儒士任兵部员外郎兼翰林院侍书。
  端木孝文曾先出使朝鲜,朝鲜政府深重其才,欲借替其做寿为名厚赠礼物。但端木孝文说:“吾持一节来耳,请以一节返”。人皆敬佩。
  其后端木孝思亦出使朝鲜。端木孝文赠诗勉励,诗曰:我曾持节往朝鲜,汝亦承恩下九天。手足情深当此日,君臣义重报何年。云笼鸭绿江船月,风拂鸡翎土炕烟。奉使若无冰檗操,才如班马也徒然。端木孝思受领而去,后亦以一节还报其兄。
  朝鲜政府为表彰他兄弟二人在朝鲜期间的高风亮节,特设立“双清馆”以永为纪念。朝鲜人深慕端木孝思书法,以得到他的手迹为荣,有“收孝思寸楮即宝之”的说法。
   
明朝溧水知县王从善
  王从善,字承吉,号凤林。原籍陕西南郑,占籍湖北襄阳。祖父王忠,父王信皆为明代武将。王信生二子,长子王继善,次子王从善,兄弟二人皆举进士。
  王从善于明嘉二年(1523)中进士。嘉靖三年至嘉靖七年任溧水知县。他在任期间,救治灾荒,发展生产,兴办教育,着力建设,政绩卓著,被巡抚、巡按推荐为“循良第一”,后升任吏部考功司主事。
  嘉靖初年溧水自然灾害严重,王从善就任溧水知县时,县内“父子相食,道殣相望”。他一到任就深入农村视察灾情,回县城后立即下令打开粮仓赈济灾民。在他的义行感动下,大富户也拿出积谷救灾,挽救了处于死亡线上的灾民数万人。王从善还动员富户雇人掩埋各处灾民的尸体,仅县城吴澍就雇人掩埋露骸数千具,又组织医生抢救病人。嘉靖四年,王从善申请豁免因灾害而抛荒的田赋,解除了灾民的负担。嘉靖五年,王从善倡建先斯仓,修复“预备仓”,并在崇贤、邰村、洪蓝等地建立社仓,“以便供输以救困乏”。经过努力,县内灾情得以控制,生产得到恢复。
  嘉靖四年,王从善在县城望京街建造中山书院,以奉祀明初被冤杀的顾命大臣齐泰,他题写“劲草”二字制成匾额悬挂于书院正厅,并主持了祭礼。
  溧水文庙紧靠城墙,王从善觉得格局不当,将城墙向东扩出28丈,并建石桥以泄水。儒学外门圮坏多年,王从善主持重新修建一新,还请南京国子监祭酒湛若水撰写了《新建儒学外门记》。为美化儒学环境,植莲于塘,植竹于圃,建亭于塘圃之间,题名为“二君堂”,并作《二君堂记》。又利用泮宫坊南的水渠和土阜植树建亭,命名“吾与亭”。他还亲自到儒学讲课,据清光绪《溧水县志》载,在他的教育下,“垢者洗焉,顽者耻焉,偷者厚焉,懦者起焉。”
  嘉靖四年六月,应天巡抚陈凤梧令各属县编修县志上呈,王从善亲主其事,纂修成书。
  王从善任溧水知县期间,还重修谯楼,置钟撰铭;重修城隍庙、东岳庙;新建戒石亭、香山观无功亭、望京街阅星亭;移演武场于大东门外,兴建正堂、后堂、旗台、阅武坊、迎春馆等建筑。他还在县治前凿泉砌筑“受明井”;在无想山麓凿泉成瀑布,修亭其下,名凤泉亭,今山上还留有王从善所书“凤泉”、“丹鼎”及“污尊铭”等摩崖石刻。
  
明代溧水高僧古心和尚
  古心(1540~1615),俗姓杨,名如馨,字古心,赐号慧云律师。溧水人,生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是中国佛教南山律宗的中兴始祖。
  古心20岁弃俗出尘,赴摄山(今南京栖霞山)栖霞寺剃度为僧,师承真节法师。在法师的指点下,古心精研佛经,有很大进步。他通过对律学的研究,深感要振兴佛教,必须从律学入手。他研习律学,持戒谨严,受到五台山僧俗的尊敬,被誉为优婆离尊者转世。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古心26岁,明世宗延请他在五台山建“龙华大会”,四方慕名赶来听经之僧众达数千人之多。世宗御赐锡杖衣钵1250副。如是大会3年中举行了3次。
  万历年间,南京幽栖寺雪浪洪恩法师奉旨督修古长干寺(大报恩寺)琉璃宝塔,古心相助。翻修中,在塔基处发现“宝志说戒图”,古心仿图中戒坛形式在古林庵建坛,传授戒法,被称为“天下第一戒坛”。此后,古心多次受请赴灵谷、栖霞、甘露、灵隐、天宁、香余、海会等寺院开堂说戒。由此律学得以重兴。
  万历四十一年,神宗嘉奖古心,赐千佛珠衣、锡杖等物,敕更寺额为“振古香林禅寺”,赐“万寿戒坛”匾。第二年,神宗延清古心在五台山“敕赐大护国圣光永明禅寺”开建皇坛,传授千佛大戒,并赐古心“慧云律师”号,颁赉金顶毗卢帽。回归时,古心谢绝神宗“敦留”之意,坚请回归古林寺。
  万历四十三年,古心圆寂,“全身塔于天隆寺后之玉环山。”神宗闻讯后,命愍忠寺(今北京法源寺)大会海律师绘古心像,并亲笔题赞:“瞻其貌,知其人,入三味,绝六尘,昔婆离,今古心。
  
清代两广总督叶名琛
  叶名琛(1807~1859年)字昆臣,生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十一月。原籍溧水柘塘叶家村(今柘塘镇共和村),自曾祖起侨居汉阳。叶自幼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与其弟叶名沣“以诗文鸣一时”。道光十五年(1835)中进士,历任陕西兴安府知府,山西雁平道,江西盐法道,云南按察使,湖南、甘肃布政使。道光二十八年任广东巡抚,与总督徐广缙协力拒阻英人入广州城,封一等男爵。咸丰元年(1851)镇压罗境、南韶等地的天地会起义,翌年升任两广总督。咸丰四年接受英、法、美侵略者的军火接济,镇压广东天地会(红巾军)起义,屠杀群众10余万人。咸丰七年擢授体仁阁大学士。同年十二月下旬,英法联军进攻广州,二十九日广州城破,不日叶名琛被俘。翌年三月,叶名琛被英军押解至印度加尔各答,咸丰九年四月初九绝食自尽于囚禁中。 
  
清代铁画艺术创始人汤鹏
  汤鹏,字天池,溧水县石湫镇明觉人,生于清顺治至康熙年间,为中国铁画艺术创始人。
  汤鹏少年时,因家贫逃荒去芜湖一铁铺学徒。该铁铺与清初著名画家萧尺木(云从)(1596~1673)近邻。汤鹏对绘画很感兴趣,常在劳作之余观看萧尺木作画,晚上就在青弋江边沙滩上用竹枝练习。岸边垂柳、江滩芦苇、水上渔舟、以及鱼、虾、螃蟹,都是他写生的对象。
  据清代谢堃《金玉琐碎?铁画》记载:“幼闻芜湖铁工汤鹏与萧云从为邻,辄观萧作画,萧恶其蠢,呵责之。汤发愤曰:‘尔谓我不知画耶,乃锻铁作画。’”开始锤制一些小量生物,如菱角、知了、螃蟹、芦叶等,经常年刻苦钻研,终于达到了“攻金竟类攻皮鞣,赋形有物,无不如意”的程度,锻制动植物小景,应手而成。可汤鹏并不满足既得成就,想作山水屏幛,苦不得法,乃登门向萧云从求教。萧为汤鹏的坚韧意志所感动,与他共同切磋画艺,运用“减笔皴”的笔法锻制大幅山水铁画,用这种笔法以表现山石、峰峦和树身表皮的各种脉络纹理。
  汤鹏所创作的铁画,是我国工艺美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以低碳钢等金属材料锻制,吸取了国画和金银手饰、剪纸、雕塑工艺等特点,运用黑白对比、虚实结合的手法,富有较强的立体感,以挺拔、豪放、刚劲有力、古朴典雅等特点独树一格。作品分为四大类:1.尺幅小景,如花草、松树、翠竹、老梅及蜻蜓、飞蝶和各种神话故事、人物等,画幅直径1尺左右,嵌进红木框里,以素绢作背影,挂在粉壁上,黑白相衬,分外醒目。2.铁画(花)灯,用4幅或5幅、6幅精巧的铁画(花)合嵌而成。铁画灯既可吊挂,也可加上灯柱立于墙角,随时搬动,美观实用。3.铁画屏风,有4扇、6扇、8扇之分,扣束联结,可以折叠、移动。大幅山水铁画屏风有宽达12幅者。4.铁字,将古代和当代著名书法家的手迹,正、草、篆、隶4体,锻制成字。今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晴窗流竹露,夜雨长兰芽”铁字对联,是汤鹏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所作,苍劲洒脱,为稀世珍品。
  汤鹏厌恶市侩俗儒,宁守穷而不折腰献媚,好饮而囊空,“独怜奇技坐天穷,江天日暮酒钱空”(《铁画歌》),晚年生活十分潦倒。
  汤鹏死后有两个孙子继承了他的技艺,后又传于他人,解放前夕,铁画已濒于人亡艺绝的境地。新中国成立后,铁画才获得了新生。芜湖艺人以黄山玉屏峰旁的千年迎客松为蓝本创作的巨幅落地铁画《迎客松》,悬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因毛泽东、周恩来常于其前与外宾留影而闻名于世。
关于我们 | 隐私条款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主办:南京市溧水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30471号-1
网站标识码:3201170033  

苏公网安备 32011702000156号

技术支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电话:025-57212107 传真:025-57214140